2015年6月21日 星期日

關於開放式課程...

現在網路上的學習資源越來越多,我在上大學時開始聽到"開放式課程"的概念,大致上就是將學校上課的實況做個錄影,有點像補習班的為補課做的錄影,配合上課的講義、作業,甚至包含考試題目和解答放到網上開放給大眾免費瀏覽。

到了研究所時,開放式課程越做越好,出現了像是Coursera, edX等等的教學平台,課程內容不再只是隨堂錄影,而是請到教授專門為線上課程錄製影片,影片長度不是以小時為單位的課堂長度,而是拆成一個個的學習點,一段影片針對一個學習點作約十分鐘左右的說明,中間不時穿插互動式的問答。課後也有計分的隨堂測驗、作業等等,當最後修課成績合格時,有的課程還會授與修課證明。

"開放式課程"的課程內容,從早期大學課堂上必修的微積分、普物、普化...,到現在教學平台上五花八門的課程,涵蓋歷史、哲學、心理學、音樂...各個領域。

從2012年開始關注開放式課程,也註冊了幾門Coursera上的課程,但一直要到2014年,才認真地從頭到尾上完幾門課程,包含愛丁堡大學的音樂概論、麻省理工的數位電路設計、和新竹清大的計算機網路概論...,現在正在上哈佛大學的CS50等課程。

其實就算是沒有這些開放式課程,照樣可以從坊間各式各樣的書獲取知識,但是開放式課程提供的是一個不同的角度、一個可相互討論分享的網路社群、和一個外在的動力。

就一個個來說吧!

1. 不同的角度

以我的學習經驗來說,一本教科書擺在面前直接硬啃,跟有人先帶你走過一遍再去啃,後者的效果要好得多,你會比較知道閱讀的重點,理解的速度也較快。

開放式課程的影片,就像是一個老師帶著你先走一遍,而且就我上過MIT的數位電路和正在上的CS50來說,我覺得著重的點也跟以往上課的點不大一樣。

這兩門課程,給我的印象是重視內容的廣度、而不會在課程上說明太多的細節。比如說數位電路關於布林代數的化簡和卡諾圖等等,在台灣可以講好幾節課,但MIT只是舉幾個例子稍稍帶過,不會說明太多繁瑣的計算。相對地,它會用啟發的方式引導學生了解資訊如何"數位化",如何用電路實現數位化,一個數位電路的基本單元如何構成、有什麼限制等等,它會告訴你這門課程在整個學問體系中的定位在哪裡。學生能比較知道學習這門課的意義為何,但也得自己花些功夫去掌握細節。

另一個印象深刻的是,這兩門課程都用了許多的比喻,比如說哈佛的CS50,要說明電腦僅僅是個一步步執行指令的機器,只不過執行的速度非常地快而已 - 這個概念,就請了幾個學生上台,要他們作出觀眾要求的動作...,相信要比一句話帶過令人印象深刻多了。

還有一點很不一樣的是,修的這兩門課程都很重視實作。舉MIT的數位電路為例,課程作業包含了幾個電腦模擬的lab,開出一個電路規格,學生自己要用基本的組件來組合出要求的電路。而在其他填空的問答題中,也以各種模擬情境來設計問題,比如說一家新創公司找你當顧問解決技術問題、或是政府出資支持你的研究,你要向議員說明這個東西為什麼有用,不是在浪費納稅人的錢...。整個課程營造的氛圍,讓你感覺這不只是一門課而已,而是真的可以作出一些有用的東西。

2. 網路社群 :

我覺得這是"自學"和"跟著開放式課程學習"兩者很大的不同。自己抱著一本書學,碰到不懂的地方或不會的題目,可以google找資料,但網路上的回答不一定切合你的問題,你必須推敲網友的回答該如何應用到你的問題上。

而在開放式課程的學習平台上,往往設有針對每一個學習點和習題的討論區或是臉書社團等等,不懂的可以直接在上面發問,或是先參考之前其他人的問答。討論區裡的網友們,就好像課堂上的同學,有些人還會在上面自我介紹或是分享修課的心得。網路無國界!你會發現同學來自四面八方。逛逛討論區也成了種樂趣!

3. 外在的動力 :

除了有個網路社群陪伴以外,開放式課程也往往設有一個繳交作業的截止日期,錯過了這著日期沒有繳交,就會影響到你最後的成績,直接影響到你最後的修課成績是否合格,能不能拿到修課證明。

雖然說一紙修課證明,不知道對未來有什麼用處,但畢竟是對自己的一個肯定,也就會成為一股鞭策自己的動力了!



學習這件事,在各個階段對我的意義都不大一樣。

上大學以前,學習是一個比較的籌碼,但當時總認為學習是老師與長輩的責任;
上了大學後,學習是一種對自我的試探,但習慣被動後已忘了如何主動學習;
上了研究所,學習是一個求生的手段,工作在即,開始想著如何讓自己有更多的機會;

出了社會後,載浮載沉過一陣子,在這個講求專業與瞬息萬變的行業中,學習-仍然是求生的必備技能,但屏除專業以外,學習,應當也是一種享受。

學習樂理,把玩和弦的變化;學習歷史,瞭解社會的演進;學習藝術,沉澱紛雜的心靈;
學習運動,享受與人的互動;回過頭來,學習專業,享受完成一件任務的成就感。

希望未來的路上,持續有種種的樂趣相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