完成學位論文、拿到畢業證書,到一連串密集的面試找工作…一步一步地,我已逐步踏出校園,走入社會。
其實上了研究所以後,就感覺一隻腳已踏入了社會 - 每週一次的研究進度報告,生活的重心必須要放在研究上面。即使參加了社團,但已不太能再像大學生那樣投入社團的運作,心裡頭掛念的,也不再是該修什麼通識課程,而是該繼續念博士?還是工作?工作的話要到什麼產業?什麼公司?
我喜歡大學生活的形式,學校要求你必須拿些專業領域外的學分,因此你有理由可以選你想修的課程;修課以外,你也沒有研究工作的包袱,因此你也有時間可以參與想參加的社團活動。但大學生涯也像個倒數計時,給你四年的時間探索,時間滴答滴答,到了大三大四時,就要做出選擇。
大學時期我修了許多許多的課,雖然不盡如意,但也漸了解到現實。物理很迷人,但我並沒有從中得到成就感;反倒是在電機系修的幾門實驗課,做出了一些成品像電子鐘、收音機等等,雖然比起理論力學、量子力學等等理論感覺平凡許多,但至少,我因此感到開心。
我是在服完兵役之後,才考了研究所來念。還是抱著一試的心態,去修了幾門物理相關的課程;也為了不負”電子所”的招牌,把製程、元件、和電路的核心課程都修了一遍。經歷了大學與服役的過程,研究所時期我自覺成熟了一些,也想要再複製一次大學時期的嘗試。這個階段我幾乎要把研究所當成大學來念,也因此,我到了研究所很後面的階段,才有時間用心在研究上頭。
也許我該感謝我的指導教授,他很早就提醒我們要專心做研究,我沒聽他的話,延誤了研究進度,但他也沒就這樣給我草率畢業。在最後獨自摸索的階段,過得痛苦,但也想通了幾個道理,到現在我工作了,還是覺得相當有用的。
1. 對於一個大的問題,可以先分解成幾個小問題,一個個逐步解決,最後再兜在一起 :
我在接到一個問題時,開始時往往因為沒有頭緒而容易慌亂。但靜下來想想,也許對這整個問題目前還沒有方法,但我可以把它分成幾個階段,再看看每個階段有甚麼是我已經會的,有甚麼是我還不會,要再查資料或問人的,一個時間做好一個階段的工作,最後再把每個階段的成品組合在一起。 就比如說我以前的論文是做一個感測器,我就先把感測器分成”物理結構”和”電路”兩個部分,物理結構又可分成 : 設計 -> 模擬 -> 佈局 -> 製程 …等等。關於”設計”有不懂的,就去查文獻,”模擬”和”佈局”不懂的;就去查軟體使用說明書,或問有經驗的學長;”製程”除了參考文獻的配方之外,也需要多次的trial and error來得到一組可用的製程參數;同樣的道理,電路也可分成 : 設計 -> 佈局 -> 量測…等等階段。 分解成幾個步驟來看,除了幫助自己理清頭緒之外,也可以比較清楚自己現在位在哪個階段,算是一個讓自己安心的方式。
2. 當一個問題卡住的時候,想想看可能造成的原因有哪些,再一個一個調整變數,觀察結果有沒有改變,來找出關鍵的原因 :
這個道理是我工作後才體會得比較深的。我現在在寫一個程式,拿去跑時很常出現bug或一些非預期的結果,這時候我就會先觀察程式執行到哪個階段才出現問題,先排除沒問題的部分,在對於幾個懷疑會出錯的地方,改一下代碼或是改變一下輸入,看看結果有沒有不一樣,若是有不一樣,那有可能就是這個地方出錯了。再回想從前的感測器研究,物理結構和電路個別應該都沒有問題,但把兩者組合在一起時就出現了問題,這時候就要檢查看看還有甚麼是有可能出錯的。原來量測系統的探針上帶有靜電,使得感測器上也會產生感應電荷,造成輸出的電位不穩定。這時候再改變一下探針的狀態---將探針接地,導出靜電,問題就解決了!
3. 一個問題可能有好多種解決的方法,每個方法都有它的優缺點,針對要應用的環境,選擇一個最適合的方法 :
剛開始做研究時,往往都是從”文獻回顧”開始。就拿我做的感測器來說,現在有好多種感測的方法,但每個方法使用上多少都有限制,比如有的可能製程很麻煩、有的容易受溫度影響、或很不敏感等等。這時候就要看看自己現有的資源,和要應用的感測環境,選擇一個最適合的方法來用。現在開始寫程式後,發現要實現一個功能,也有好多種方法,但同樣每個方法也是有些限制,有的速度快、有的比較準確…,這時候就要衡量一下使用者的環境,選擇一個適合的方法。
解決問題是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。但也逐漸發現自己懂得很少,當懂得越多時,對一個問題就會有更多的對策。現在覺得學校開了很多的課程,就是在幫助學生建立一個資料庫,以後有問題就可以從裡面去找。工作以後,人家就期待你能馬上幫他們解決問題了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