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幾年來週末空閒時偶爾下廚,覺得自己做菜不用受限於外面餐廳的菜色,也有回到以前做實驗的感覺 - 雖然耗時耗力,但也很有成就感,而且 - 做出來的實驗成果可以自己吃掉!
但自己看了食譜與料理節目,再依樣畫葫蘆,久了以後也感到倦怠,也想看看其他人做菜的經驗分享。
圖書館找到的這本「廚房裡的人類學家」,就是一個做菜從入門到成為達人的故事。作者莊祖宜赴美攻讀博士期間,毅然放棄博士學位,到廚藝學校研習廚藝。這本書便是她從廚藝學校開始,到實習、工作及平日下廚的生活點滴。
廚藝學校的第一堂課提到除了要學習烹飪的理論及技巧,培養「味覺的敏感度」,懂得分辨菜的好壞同樣重要。
覺得作者序提到的「烹飪介於自然與文化之間的媒介角色」這個論點很有意思,就如同她在廚藝學校遇見的法式與義式料理老師,便可見得同樣處理食材,法國人精雕細琢、義大利人卻傳統保守又粗獷的文化差異。
作者在廚藝學校畢業後,在大型酒店的法式餐廳廚房實習,工時非常長,從每天早上十點到晚上十點。廚房也有如一條分工精細的生產線,在裡面的廚師,可能就是一直重複淋醬汁、堆蔬菜同樣的工作,而作者剛開始也就是在裡面不斷地修剪甜菜葉而已。冷廚、熱廚、醬料都有如公司裡不同的部門,而醬料烹調在西餐是門大學問,負責醬料的廚師可說是大廚和二廚下地位最高的。
最後一章細數了平日做菜的生活點滴,談到川菜、越南菜、郵輪餐廳、米其林標準。其中的「憑感覺做菜」提到下廚謹記兩件事:1. 準備工作,工具材料要整齊擺放; 2. 調味過程必須一嚐再嚐。即使食譜有明確的數量指示,但食材大小、厚度不一,不能一概而論,仍需要自己不斷斟酌調整。
看完這本書,覺得做菜很實用,也很接地氣;做菜的背後是科學、藝術,也是不同文化的縮影。但當做菜成了工作,也有過勞的問題,工作的餐廳也可能倒閉,廚房也是階級層層分明的職場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